海马体 /
东方遗痕记
「发现」 小传    首发 2014-04-13

中国的印章自周朝就有。在这里有一系列来自中国不同朝代的印章藏品,不做详细介绍了。

三彩镇墓兽,中唐。

此所谓唐氏镇墓兽,似狮,有犄角、焰翅,仿佛是把前几朝方相氏、乌获图腾都糅在一起,再掺入西域异兽而生的四不像怪兽

这种形制的三彩在国内各大博物馆都有不少

辟邪石兽,南北朝。

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辟邪形象可能源于通过丝路传来的、古希腊传说中的怪兽客麦拉(Chimera)。当然,这是脑洞大开的附会说法,真正的辟邪原型,或许就是翼狮而已。

一只青铜爵()与一只青铜觚(),商

如前文所说,觚是宋人附会名。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但恐怕在无自铭的情况下,我们真只能把这种器具当做觚了。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 :玉质手柄,晚商

  2. :玉质戈头,晚商

  3. :青铜镶绿松石斧,为仪式所用,商

  4. :带柄的玉刀,晚商

  5. :玉璇玑,这种环形、周边等距有齿头的玉器,晚商。

从左到右:

  1. 饕餮纹铜镈钟,商。勾牙形扉棱显著。镈平口,与弧口的钮钟、甬钟有别。

  2. 青铜酒尊,晚商。尊似大号的觚,觚高挑细长,而尊多宽胖。王国维《说彝》中称 “尊、彝皆礼器之总名也 … 有小共名之尊;壶,卣、罍等总称。又有专名之尊;盛酒器之侈口者”,这就把专指和特指的尊区分开来了。

  3. 青铜卣,具有饕餮纹与夔龙纹装饰,出土时内藏玉珠管(散放在桌上)。可能和祭祀有关,晚商。

从左到右:

  1. 静簋,周。网传收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萨克勒馆,这是误传,不过大都会确实有个萨克勒捐钱盖的侧馆。有九十字金文铭文,就不打出来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它的百度词条。周穆王赐此簋于名为静的射箭教官。
  2. 有盖燕青铜盂,西周,出土于北京。盂为盛谷具。
  3. 戊辰青铜簋,商。金文铭文可见百度词条

从左到右:

  1. 青铜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晚商
  2. 饕餮纹青铜尊,出土于河南安阳。商
  3. 青铜瓿,上有简单的线条形,商。瓿,盛酒水器,类似尊、觚,但更加矮宽。

从左到右:

  1. 饕餮纹鼎,晚商
  2. 饕餮夔龙纹方彝,晚商
  3. 卣,装饰朴素,晚商。这个圆柱形的卣和之前见到的不太一样,很像保温饭盒。

从左到右:

  1. 青铜鸮形尊,晚商。殷商人不知为何特别喜欢鸮的形象,不少动物形青铜器皆是以鸮为原型
  2. 鸱鸮夔龙纹青铜卣,晚商。鸱鸮纹中的萌萌大眼睛很是显眼
  3. 夔龙饕餮纹青铜觥,晚商

一系列西周玉器,有鸟,龙,虎,鹿;样式有玉坠、玉柄、玉璇玑,前文介绍过了。

兽形器两则

:兽形尊,西周。形态有点像小猪佩奇马来貘(Tapirus indicus

:兽形尊,可能是亚洲象。来自晚商

竺可桢的经典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象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商、西周前期,中国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很多,年均温比当今高 2 度,华北、山东、陕西都能有象、犀、貘这些亚热带动物

从左到右:

  1. 菱纹青铜簋,西周
  2. 饕餮鸟纹青铜卣,西周
  3. 四兽首耳青铜簋,来自西周

楚式镇墓兽,东周,

上古荆楚之地,巫蛊之风盛行。这种立角木鬼式的镇墓兽,于楚墓中多见。关于为什么这种镇墓兽以鹿角为装饰元素,一说认为鹿角的形状可以“引魂升天”,一说楚人尚鹿,鹿喜食蛇(实际上不少植食动物有机会吃肉都会吃肉),而蛇喜栖居陵寝地穴阴暗处,因此是驱蛇的作用。瞪眼、吐长舌,或许也是借鉴了蛇的形象。

左:圆鼎,东周

右:兽盖瓠壶,东周。青铜壶有数种形制,瓠壶为其之一;瓠,葫芦也。

出中国区,再次进入一个南亚艺术区

来自十三世纪西印度的鼓者像,大理石制。这些舞者的雕像经常被用来装饰耆那教或印度教神殿的柱子或天花板,代表着即使宗教信仰不同,但向神明表示喜悦的舞蹈却是相同的。

湿婆神与他的妻子雪山神女。这类塑像叫做Somaskanda(原本叫做Sa-Uma-Skanda,Sa在梵语里象征着湿婆神),应该被塑在这两位神之间的应该还有他们的儿子室建陀(स्कन्द,Skanda),不过根据那个残缺的底座判断他的塑像可能已经遗失了。来自十二世纪的朱罗王朝

来自南印度曷萨拉(ಹೊಯ್ಸಳ)王朝的格涅沙(गणेश)像。他是印度广为崇拜的象头神,据说能帮人解决困难。雕像材质为亚氯酸片岩。

在两小时的参观后,我离开了博物馆。